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新闻公告
策勒站研究团队完成“第二次青藏科考”阿尔金地区科考工作
作者: 策勒站 更新时间: 2019-08-23

8月19日晚,策勒站站长曾凡江研究员团队承担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柴达木盆地样带的“阿尔金区草地生态系统类型、结构、生产力变化及驱动机制”科学考察队,在李向义研究员的带领下成功完成年度科考任务回到研究所。

青藏高原草地植被分布广泛,生态类型齐全,是维系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压舱石。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日益加剧的情景下,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开展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变化的科学考察研究,是评估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安全状况,提出生态草牧业发展、特色草蓄产品开发途径与对策、实现优化管理的基础和前提。

柴达木盆地的阿尔金片区位于荒漠草原-高寒草原(草甸)生态系统的过渡带上,是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科考关键区域。但位于无人区和国家自然保护区内的阿尔金片区,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础研究资料非常缺乏。基础研究数据和本底资料的缺乏,严重制约着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安全和服务功能的精准评估。本次科考的目的,在于重点考察研究阿尔金片区不同类型草地的群落物种组成、植物多样性、植被覆盖度、生产力,以及气候、地貌和土壤、水分等的相关要素,为阐明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变化的时空格局及驱动机制,揭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本底。

8月6日-8月19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阿尔金区科考分队,克服了高反减员、车辆爆胎、极度沙尘暴等人员和环境的困难。全体科考队员团结一致,艰苦努力,在带队老师的精心安排和部署下,成功完成各类科学考察任务。实现了科考工作的安全、科学、合理、有序和高效,比原定计划提前一天安全回到研究所。在阿尔金片区严酷的环境下,对海拔3200-4000米区域的荒漠、山区两大草地生态系统的10个草地类型、16种草地样点、160个样方进行了详细的科学考察和研究。共采集生物样品,包括植物、微生物样品,601份;土壤样品957份;各类遥感和图像数据近60GB;获得了丰富的第一手科学考察数据和研究资料。为开展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类型、结构、生产力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揭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提供了详实的科考数据和本地资料。


 

版权所有: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京ICP备05002838号-58
Email: cld@cern.ac.cn TEL:0991-7885391 技术支持: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