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摸清塔里木盆地南缘地区(简称“塔南地区”)三北防护林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为荒漠绿洲防护林的提质增效制定有效的技术措施。2023年9月2日-17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典型区荒漠绿洲防护林体系结构优化与生态功能提升的近自然管理技术研究与示范”负责人曾凡江研究员带领课题骨干张志浩博士后、买尔当·克依木副研究员;“塔里木盆地防护林体系生态质量与防沙治沙功能精准提升的近自然营建技术研究与示范”专题负责人张波副研究员、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一行16人深入和田地区七县一市就三北防护林的典型林分、退化林分修复等方面与地方林业和草原局(简称“林草局”)等业务部门进行了深入交流并现场考察。
9月2日-3日,皮山县林草局阿布都·卡地主任首先介绍了当地现有防风固沙林和农田防护林的面积、营建年份、灌溉方式等情况,随后双方在退化胡杨林、新疆杨和沙枣林林分,以及沙拐枣林的修复进行了充分交流和讨论,并对典型林分进行了调查取样。
9月4日-5日,考察队马不停蹄地赶赴墨玉县。考察队在墨玉林草局马合木提科长和赵智杰主任的陪同下,重点考察了沙漠前沿梭梭-肉苁蓉和四翅滨藜-肉苁蓉等经济型生态屏障、高速公路两侧防护林新树种红松槐和密胡杨等,并对绿洲内部新疆杨防护林带、绿洲近外围退化沙枣林分的现状和生态功能进行了调查分析。
9月6日-7日,考察队无畏天气炎热,继续抵达和田县。和田县林草局艾力主任重点向考察队介绍了新营建新疆杨的概况、退化新疆杨林分的修复等。考察队就农业用水和防护林用水存在的矛盾、适宜的灌溉模式等开展了深入交流,并针对不同退化程度的新疆杨林分进行了细致调查。
9月8日-9日,考察队来到和田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和田市。和田市林草局阿布都·热合曼局长详细介绍了胡杨风景林、胡杨生态公益林和密胡杨公路防护林等当地特色的防护林,并对其中的典型林分进行了深入考察。
通过与地方林草部门一线工作者面对面的沟通交流,考察队不仅对塔南地区典型防护林体系、防沙治沙模式和生态产业的状况,以及人类活动对防护林的潜在影响等有了深刻的感性认识,而且促进了科学研究与地方发展需求结合的紧密性,对三北防护林的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